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专科最近接诊了一名患者老李。近来老李特别郁闷,常常感觉疲劳,眼睛也很模糊,去医院一查,大吃一惊,竟然被诊断为糖尿病!老李表示不解,我前两年体检空腹血糖都正常,怎么会突然发病呢?医生告诉老李,他的病情进展可能有段时间了,早期出现了糖耐量异常的糖尿病前期情况,但没有被及时发现。
类似老李这样的情况的患者实在不少,他们都犯了相同的错误,那就是在体检的时候往往只测空腹血糖,忽视了其他的相关体检。由于70%的糖尿病患者前期只是餐后血糖高,因此体检空腹血糖往往造成这部分患者被延迟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发现好多糖友,拿到体检报告发现空腹血糖升高,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且感觉没有异常症状,因此就会忽视这个检查结果。不经意间就成为了糖尿病后备军。
对于开始提到的老李,他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临床称之为糖耐量异常;还有一种情况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就是当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的时候。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也可能同时出现,它们都被称为糖调节受损。
符合两种状态之一,即可判断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大约有90%以上的人都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那么除了体检,还有什么症状提前预示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糖尿病前期有一定的隐匿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偶有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预示疾病的发生:
① 身体肥胖,脖子变粗变黑
有时也在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部位的皮肤出现灰棕色或灰黑色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厚,这在医学上叫做 “黑棘皮病”。 肥胖的人,如果有黑棘皮症,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糖尿病,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产生胰岛素抵抗。
② 易疲劳、乏力,餐后犯困
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因为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葡萄糖很难进入到细胞内,身体需要的能量得不到及时的供给,出现乏力和疲劳。特别是高危人群,出现了乏力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做相关检测。
如果不明原因的出现以上二种症状之一,就应即刻到医院接受血糖相关检测;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发现血糖升高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排除身体特殊情况引起的血糖升高,如饥饿、过饱、高糖饮食、激素药物、应激反应、其他疾病等;接下来,我们需要多次复查血糖及其他相关检查,特别是以下高危人群更要全面筛查,避免出现老李的情况。
1) 年龄超过45岁,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2) 家族糖尿病病史,即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3) 腹型肥胖人群,应该积极进行减重;
4) 分娩过巨大婴儿的妇女,应定期做好血糖检测;
5) 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应有效控制血压血脂;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0.4%,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即接近5亿人正处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就像是闪烁的黄灯,预示糖尿病就在前方!
早期糖尿病
可防可控可逆转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专家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中医药调理后,血糖会回归到正常值,实现“成功逆转”。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想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来干预,却因为生活和膳食无法接受或无法坚持,没时间运动,应酬饮酒无法避免等原因,体重迟迟得不到控制,各方面未能得到有效的干预,导致血糖情况控制不佳。
这类人建议寻求医生指导,整体调理,防控治疗;因为此时正属于中医的“治未病”阶段,在糖尿病的前期就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欲病防病、既病防变,我们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