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不痛不痒,被很多人所忽视,实际上,长期持续高血糖对各个器官、系统都有损害,将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给人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所以,也有人把高血糖称为“百病之源”。
长期血糖增高造成的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带来的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其致残致死风险非常大。其中最常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高血糖如何伤害健康?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岛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具体对身体脏器的损害?
1、对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害
1.1对大血管系统影响:高血糖可影响全身血管,导致大血管发生病变(包含心脑血管和下肢血管病变):血糖升高一方面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另一方面会使血管变细变脆、弹性降低,以致整个人体循环系统出现障碍,血流不畅、堵塞。
心脑血管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三酸甘油酯与低密度胆固醇(LDL-C) 增加,血管容易出现栓塞、病变,进而提高脑卒中、心肌梗塞等风险,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和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
下肢血管病变并不是糖友独有,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下肢血管硬化更早,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下肢血管病变会使足部脉搏变弱、温度降低,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发生感染,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基础上,继发为糖尿病足。
1.2对微血管系统影响:微血管病变是指微血管因糖尿病受损,常见的病变部位是肾脏及眼部的视网膜损伤。
对肾脏的影响:肾脏的主要功效是通过血液把体内多余水分和废气物排挤体外,肾脏中有大量微血管,就如同过滤网一般让血液通过。但高血糖血液会使得肾脏结构发生变化,降低肾脏功效,肾脏内的血管会使得血压升高,或血管病变狭窄,使得组织缺氧。当肾功效逐渐下降时会向肾功效衰竭偏向生长,尿液中泛起大量卵白尿,最终生长成尿毒症。
对视网膜的影响: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失明的常见原因。由于视网膜遍布微血管,一旦发生病变,患者容易感到眼部搔痒、视力模糊,严重时可能失明,或罹患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
对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由于血液会携带氧气,当微血管产生病变、血流减少,神经也会发生缺氧,依神经种类不同出现各种症状,如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排尿障碍、腹泻、便秘,甚至对低血糖不能正常感知。
其他危害
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性昏迷: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脱水。脱水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脑功能紊乱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高渗性昏迷。
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高血糖时,病人的尿量明显增加,并从尿中带走大量电解质,导致电解质紊乱。同时,因为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碍,转而通过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伴随着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导致胰岛功能衰竭: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具备“毒性作用”,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和患病情况进行性变坏。
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够非常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只能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结果导致全身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
综上,既然高血糖有着这么多的危害,不管不问,顺其自然?这肯定是不对的,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药的治未病原则,通过调理和防控以避免或延缓各个脏器组织的损伤,不任由高血糖肆意伤害身体,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