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科采用中医治疗糖尿病,调治一体,恢复胰岛功能。
糖尿病患者的国医宝典——糖尿病与中医药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糖尿病患者的国医宝典。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对此病的治疗原则有所记载,历代有关消渴病的治疗方法及方剂很多。在几千年发展史中,从对疾病的认识到治疗形成了独立的体系,符合系统论和整体观。
如今,中医药疗法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疗效安全确切,目前被列为中医药优势病种。近些年国内外对治疗糖尿病相关的中药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在全国范围内出台实施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诊疗方案路径与防治指南”。
糖尿病治疗目前主要是西药降血糖,比如胰岛素和口服药,但有的人喜欢中医,因为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疗效。中医药能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欢迎,也是因为临床有效。但中医药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存在哪些优势?
糖尿病患者的国医宝典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已在《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年1月刊发表。新版指南新增“糖尿病与中医药”章节,此举是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作用的充分肯定。对临床治疗疾病产生积极影响,对祖国医学的发扬光大起到推动作用,对加快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中药本身有很多优势
1、中药可以增强体质,中药能增强体质,脏腑调和,扶正祛邪,固本培元,有效恢复胰岛功能,能巩固长期的疗效。
2、西药往往是单靶点作用,而中药,特别是由多个中药组成的中成药具有多靶点治疗的优势,符合系统论和整体观。
3、中药多为动植物有机体,成分接近人类的食物,较化学合成的西药毒副作用小,使用比较安全,不会损伤内脏。
4、许多中草药含有丰富的药物有效成分和微量元素锌、铬等,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对控制血糖有确切的作用。
5、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方剂十分丰富,对新药开发和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余地。
据相关统计,传统医学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已发现约800种植物,约400个以单味草药提取物或复方制剂在体外或体内有效,其中单味草药提取物使用频次靠前的主要包括黄芪、人参、苦瓜、黄连、胡芦巴、地黄、大蒜、肉桂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通过用于糖尿病防治的成方制剂有30种;其中组方药味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名前10依次为黄芪、地黄、天花粉、人参、五味子、葛根、麦冬、知母、枸杞子、茯苓。不管是单药还是复方,无一不在证明中药本身治疗糖尿病的价值和效果。
在治疗糖尿病上的优势
中医治疗糖尿病,可以起到调整体内代谢紊乱和治疗并发症的作用,调理体质和治疗并发症效果却比西药有效。因为中医有治未病、标本兼治、辨证论治与整体治疗的特点,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较大的优势,在治疗并发症方面更尤为突出。
一、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的优势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有主观症状,也有客观症状,有糖尿病特有的症状(“三多一少”),也有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对患者来说同样都是痛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程日久的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西医目前无特殊治疗,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运用益气滋阴、调补气血等药物扶助正气,消除症状,改善机体状态,常可取得较好的改善作用。这一点早已是中西医专家所公认。
二、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西药口服降糖药完全不同的作用特点。既不像磺脲类降糖药那样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不象双胍类降糖药那样通过改善胰岛素利用降低血糖,也不像拜糖平那样通过抑制小肠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机理明确。而是通过整体调节,通过综合作用而取得疗效。
对于一张中药复方甚至一味中药来说,往往既有减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更有一定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有的还常常兼有调节血脂、抗凝、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
三、有效防治并发症的作用
糖尿病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于是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连续把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作为研究课题,就说明国家认可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
研究发现: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确实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保护残余视力,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进展,使部分患者免于死亡、目盲和截肢致残之苦。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科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权威推荐
胰岛细胞激活治疗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
快速增强胰岛细胞活性、全面消除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低下、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中。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肿瘤等疾病发生的共同病理机制。人体肥胖、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增多、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某些微量元素如铬和钒缺乏、脂肪细胞分泌的抵抗素、骨骼肌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增多,胰腺β细胞内胆固醇积聚过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增强,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胰岛细胞激活治疗技术主要通过自体血核酸生物多肽治疗及分子射频脉冲等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胰岛细胞生物活性,促进胰岛细胞受体数目增多,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平衡机体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活性及免疫力、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作用。临床配合低频脉冲治疗技术,1-3小时可以使药物活性提高10倍,能快速深度渗透到骨骼肌细胞、白色脂肪细胞、胰腺胰岛细胞、肝脏细胞、机体免疫细胞等靶向区域,使药物生物利用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区域更广泛。2018年,核酸多肽药物结合低频脉冲物理治疗技术,在欧美12个国家得到广泛临床应用,以解决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治疗特色,治疗多因素代谢性疾病的确切疗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认同,并联合向世界各国权威推广,标志着糖尿病治疗进入新的科技领域,是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