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食谱,吃一口它等于吃七口油,还会诱发糖尿病!你还敢多吃吗?
这个东西就是——反式脂肪,我们每天都会吃到,近年来总是被营养学家、食品专家点评。
反式脂肪酸是什么?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反式脂肪和人造反式脂肪两种。
牛羊肉、牛奶及其制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
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因为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因此被大量运用于市售包装食品、餐厅的煎炸食品中。
一口反式脂肪酸等于七口油
图片
研究人员经过计算发现,正常情况下,人们多吃油脂之后的确会引起发胖,但按同样的数量来说,反式脂肪酸促进肥胖的“力度”是脂肪总体平均效应的7倍,是饱和脂肪的3~4倍。
换句容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吃反式脂肪让人增肥的效果特别强,吃1口反式脂肪,就等于吃7口普通油脂,或者吃4口肥肉。
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诱发糖尿病!
反式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二是对心血管的损伤。
已有文献报道反式脂肪酸可致腹型肥胖。过量摄入反式脂肪导致的肥胖,主要集中在“腹部”,内脏脂肪会增加很快,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特别容易“长肚子”!众所周知,腹部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而且,国外对一份84000多例妇女的调查结果表明,摄入脂肪总量、饱和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的量均与罹患糖尿病无关,但摄入反式脂肪酸却明显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
同时研究发现,经氢化处理过的植物油比饱和的动物脂肪更为危险,因为氢化处理增加了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
图片
另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其年龄、种族及性别差异如何,他们患心肌梗死或中风的危险性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3倍以上。
由上可见,反式脂肪酸确实对我们糖尿病患者不利,但它对于人体产生影响也需达到一定剂量,即取决于其摄入量。在生活中完全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是不可能的,但是控制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量是可能的。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多个国家对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人造脂肪进行了限制。如丹麦政府立法规定,限制食品中加入的反式脂肪酸不得超过食品所含脂肪量的2%,即每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不得超过2克。
许多国家规定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提供的能量比例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即每1千卡膳食中,反式脂肪酸不得超过20卡,相当于2.2克。
识破反式脂肪酸的伪装
图片
下次去超市一定要仔细查看食物成分表,看看其中有没有“反式脂肪”或“trans fat”这个字眼。
配料表中出现“氢化”、“精炼”、“人造”、“植物”、“起酥”等字眼时要提高警惕。
氢化大豆油、人造奶油、氢化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精炼植物油、植物黄油、植物奶油、代可可脂、植脂末、奶精等都属于氢化植物油,不要被其名称迷惑。
这些原料在配料表上的排名越靠前,反式脂肪的含量也可能越高。
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黑名单
油炸类:炸鸡、甜甜圈、薯条、盐酥鸡、油条等。
油脂类:人造奶油(乳玛琳)、烤酥油、白油、奶精、沙拉酱等。
糕饼类:面包、蛋糕、派、蛋黄酥、烧饼、糕饼等。
加工类:饼干、洋芋片、速食面、爆米花、巧克力糖等。
健康提醒:“零反”≠无” “无添加”≠“不含有”
我国2013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